王星——年轻的心乘风破浪

自从成了地铁人,休息对他来说就成了最大的奢侈,就连最难得的婚假也被奉献给了他钟爱的事业。从初出茅庐到项目总工,他在朴素的岗位上兢兢业业。面对重大的风险源,他身先士卒,虚心探索;背负繁重的工期压力,他日夜奔波,废寝忘食。为了啃下硬骨头,他甘于付出,无怨无悔,因他常说,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!

对地铁人来说,周周“五加二”,日日“白加黑”是工作常态。但要比谁的窗口熄灯最晚,设计人员当仁不让,他们就像是照亮夜空的点点繁星。人如其名,王星就是这其中闪耀的一颗。

三十而立,独当一面

2010年,研究生毕业的王星加入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,先后参与了胶州湾海底隧道和青岛地铁的设计工作。和大多数普通的设计工程师一样,王星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纸中。但不同的是,还未满30岁的他已是一名经验丰富、独当一面的项目总工。由他牵头设计的敦化路车站结构新颖复杂,且尝试在硬岩地层中采用暗挖塔柱式结构,这在国内地铁建设中尚属首次。即便是取得了这样耀眼的成绩,说起来时,王星也只是淡然一笑。正所谓,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任何的风轻云淡都必定经受过风雨的洗礼。为了啃下敦化路和错埠岭车站这两块“硬骨头”,他曾连续三天三夜几乎无眠,反复修图,精益求精;也曾频繁地穿梭于地铁集团和施工一线,夜以继日,全年无休;更曾因过度劳累而致肩颈劳损,严重时在肘部垫上垫子继续伏案工作。曾多少次,看着他浮肿的双眼,周围的人心疼地劝他不要这么拼。可他总说自己还年轻,还可以再拼一拼。王星的字典里没有“放弃”这两个字,因为他明白,要把控好工程的第一道关口,设计人员肩负着比别人更重的担子与责任。更为重要的是,他所从事的不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,更是承载着数百万岛城市民希望与安全的伟大事业。

谦逊低调,精益求精

和同龄人相比,除了敢于担当,王星的谦逊和严谨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凭借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,他屡屡攻坚克难,成功完成了下穿地铁3号线岭清(错埠岭-清江路)区间重大风险源的勘察设计方案。当大家对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,王星对自己的总结却是,积累经验比取得成绩更重要。从初出茅庐到成长为项目总工,他虚心求教,不断探索,不计得失,甘于寂寞。无论遇到什么状况,他总能沉着应对,各个击破。由王星牵头设计的错埠岭车站,图纸由A版不断变更至E版,总页数达上千张,车站长度也由217米最终被压缩至196.25米。这不但节省了成本,还大大缩短了工期,为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王星说,除了成就感之外,成绩意味着更大的责任,鞭策他不断前进。

同甘共苦,感恩拥有

俗话说,家是温暖的港湾,疲了惫了,想一想家,就有了力量的源泉。王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—深爱他的妻子和支持他的父母。对他来说,家就是最坚强的后盾。结婚的时候正值错埠岭车站方案调整,王星携妻子赶回老家办完婚礼就匆匆回到了工作岗位上,甚至放弃了难得的婚假。岭清区间复工的那段时间,他披星戴月,每天都在妻子熟睡之后才回到家中。在他的耐心解释下,妻子对他“空气流”般的存在由最初的不解慢慢转变为理解支持。为了让他全心工作,妻子每天早上5点起床熬粥做饭,独自打理家中一切事务。繁忙的工作也让他无暇照顾家中老人,甚至连姥姥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。几乎每一次父母来电时他都在加班,父母纵然心疼也只是叮嘱他要注意身体,好好工作。每每想到这些,王星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和愧疚。但正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励,给了他更多的底气和自信。

对于未来,王星说,他只想继续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,每天进步一小点,奉献多一点。如果可以,希望多陪陪家人,去弥补他们对自己的付出。朴素的话语间流露出执着与坚定。就这样,王星一直在用他的乐观心态和奉献精神感染着我们。